总产值515.32亿元,增速居全省首位!快看福州农业农村“半年报”→
今年上半年,全市一产增加值298.53亿元,比增4.4%,增速居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5.32亿元,比增4.3%,增速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全市一产增加值298.53亿元,比增4.4%,增速居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5.32亿元,比增4.3%,增速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近日,位于麦积区社棠镇的天水四联电商葡萄基地迎来丰收季。基地内,阳光玫瑰、蜜光等优质葡萄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景象。通过“基地种植+电商销售+采摘体验”的创新模式,这里的葡萄正销往全国各地,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进入这些主播账号的主页,几乎每人的简介中都写着“农业大学”“从事农业行业十年,甚至几十年”“免费提供农业指导”“助力三农”的内容。
近日,在重庆市铜梁区平滩镇千亩旱地玉米种植基地里,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收获玉米。这是重庆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村村旺”运营的1.6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的首季成果。玉米通过平台核心应用“村村旺农服通”订单农业渠道,有序运往合作企业,收购价格按市场价执行。
夏秋之交,秦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在杨家寺镇引进建设的良种扩繁基地一派生机盎然。放眼望去,五彩斑斓的番茄挂满枝头,圆润饱满的西葫芦藏身绿叶,形态各异的南瓜点缀田间。这片由天水兴之林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运营的良种扩繁基地,正用蓬勃的长势诉说着“沃土育良种
近日不少农民朋友反映,他们在网上遭遇了一批假冒的农技专家。记者在各大短视频平台陆续搜索到上百个“农业专家达人”的账号,发现他们虽然身份五花八门,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账号的头像和名称上都标注着“祥禾农业”四个字,十分醒目。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这家农资店大门紧锁,屋内布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今年以来,各地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记者在各大短视频平台陆续搜索到上百个“农业专家达人”的账号,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账号的头像和名称上都标注着“祥禾农业”四个字,而“史老师说农业”这个账号的出镜者史老师自称是“祥禾农业”的创始人。
集体经济组织法治化2024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首次赋予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地位,明确其作为集体资产所有权行使主体,构建“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治理架构,要求收益分配量化到人,并严禁公务员(聘任制除外)保留成员身份。此举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产权虚置问题,为
泰国地处热带,拥有丰富的热带农产品(如大米、榴莲、天然橡胶等)、水产资源和农业种植经验。中国是泰国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之一(长期位居第一或第二)。泰国的大米、橡胶、水果等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这种强劲的贸易关系共同构成了中泰农业合作蓬勃发展的深厚背景,使其成为
呼伦贝尔的广袤大地上,田野里稻浪翻滚、豆荚饱满,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积极融入蒙东振兴大局,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绿色高产高效发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东北全面振兴,推动
从林下经济“零星起步”到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西牛麻竹笋已成为清远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代表之一。如今,清远正以集群化发展思维,通过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特色产业从分散发展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台阶,为各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样本。
7月下旬以来,内蒙古大部地区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连日降水引发多地洪涝灾害,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灾情发生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闻“汛”而动,第一时间依托2025年农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组建各个专项科技服务团队,开展项目区受灾情况统计工作并同步进行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兴产聚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推动经济韧性不断增强,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上半年,眉山市地区生产总值945.48亿元,同比增长7.5%,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期中答卷。
立秋至,丰收始。近日,福州农业农村经济“半年报”出炉。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一产增加值298.53亿元,比增4.4%,增速居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5.32亿元,比增4.3%,增速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平均
立秋刚过,广东清远西牛镇的山林间,笋农们穿梭林下,手起刀落,采下脆嫩饱满的麻竹笋,分拣清理后麻利装车,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竹笋交织的清新香气。
记者根据“河南维欧主持培训”的地址找到了为“祥禾农资总店”带货的史老师,他自称是“祥禾农业”的创始人。
记者以“农业”作为关键词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进行搜索,随即弹出不少所谓“农业主播”“助农专家”的短视频。这些网络主播看起来非常专业,正在“热心地”为农民解决各类农业种植遇到的问题。
立秋刚过,广东清远西牛镇的山林间,笋农们穿梭林下,手起刀落,采下脆嫩饱满的麻竹笋,分拣清理后麻利装车,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竹笋交织的清新香气。
记者以“农业”作为关键词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进行搜索,随即弹出不少所谓“农业主播”“助农专家”的短视频。这些网络主播看起来非常专业,正在“热心地”为农民解决各类农业种植遇到的问题。